射箭所有的准备动作,站立、推弓、举弓、开弓、靠弦,都是为了最后这一个撒放动作做准备的。
反曲弓撒放动作是在瞬间进行的,其质量如何是决定箭命中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古代称其为“画龙点睛”,说明了撒放在射箭动作中的地位。
正确撒放时的动作是:推弓和拉弓所产生的两个相反的力要平衡、协调,以勾弦点为中心,左右均匀分开,持弓臂随箭射出的方向沿射击面向前运动,勾弦手沿射击面向后运动,形成了一个自然协调的动作。
撒放的方式,目前大多采用滑弦撒放。具体过程是:在持弓臂前撑用力的基础上,利用勾弦手三指肌退让的方式使弦滑离三指 / 由于后背肌群强有力的收缩,使拉弓臂形成复原的自然反作用力,所以当弓弦离开三指时,带动勾弦手沿射箭面直接向后运动。
滑弦撒放是一种理想的撒放方式,目前被世界上广大运动员所采用。因为这种脱弦的方式和拉弓的用力是完全一致的,是拉弓用力的继续,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弓的能量消耗,使弓弦沿比较理想的轨迹讲箭推出。由于它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来自拉弓臂的后背肌群,当弓弦离开手指时,拉弓臂反射性地向后退回,使之成为一个很自然、舒展大方和协调的动作。
在正常情况下,信号片落下的同时,就是撒放时机的最后形成。射好一支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准确地捕捉撒放时机。撒放时机即各部分动作以完全就绪、各部用力已到最佳状态、准星已稳定在要瞄准的位置上、呼吸已基本停止、全身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心理上已感到这时撒放一定能射中 10 环,以上各条件成熟的同时,信号片也正好拉响。这些条件共同形成的时刻,就是撒放时机。
《撒放过程中个各部位动作的分析》
当勾弦三指的末端关节小于 90 度时,才能将弓弦牢牢地勾住。在撒放时三指有一个伸指过程,其过程主要不是取决于伸指肌的收缩,而是取决于屈指肌的退让。退让得越快,弦在手指上滑动的时间越短,其效果就越好,动作就越显得干净利索。但手指的动作伸得再快,也赶不上弓弦回弹的速度,所以不等三指伸直,大约在 105~120 度时弦已离开了三指。
勾弦手的运动路线是由拉弓臂运动路线所决定的,拉弓臂的运动路线又取决于用力的部位。拉弓臂的向后运动是通过背部肌群的收缩来实现的。世界冠军美国运动员佩斯说:“只要有利于背部紧张这一点,撒放后手会自然沿直线飞到脖子后面。”他还说:“我是用背肌的力量进行撒放的。”由此可见,用哪一部分的力量进行撒放是需要特别注意和十分明确的问题。正确的撒放动作的原动力应在后背肌群,特别是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掌握了这一条,就抓住了撒放的根本,就能避免“松撒”等错误动作的出现,也才能保证弓弦沿射箭面将箭射出。
拉弓臂向后运动的形式是以肩关节为轴进行的。在继续用力过程中,其运动方向是向箭的延伸线靠拢,使前臂纵轴接近或进入这条线。撒放时,拉弓臂沿继续用力的方向向后运动,使肘关节通过这条线达到预定的位置。
撒放时还有一点应引起重视,就是人体略前移,做适度的补偿是有益的。具体动作是在撒放的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做适度的补偿,这不仅能避免后仰的错误动作,而且回加强直线用力,加强后背肌群的用力。这个动作要和整个撒放动作协调进行,从动作来讲不能大,从时间来讲要和撒放同步进行。
持弓臂在撒放与发射过程中的作用是保持前撑的方向不受干扰。瞄准时,持弓臂处于开弓静力负荷的作用下,撒放过程结束,这一静力负荷即刻消失,进入发射过程。在发射过程中,持弓臂与弓、弓与箭都处在相接触中,这时持弓臂只能沿射击面的方向运动,任何上挑、下压、左右摆动的动作都是错误的,因为它改变了持弓臂的用力方向。
持弓臂的稳定性在射箭技术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稳定性不好,很难射出高水平,所以在初学时一定打好这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