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放滑指的一瞬间,弓弦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力施加于箭尾,如果箭尾与弓弦的咬合松紧度过松或者过紧应该都会造成箭杆尾的剧烈震动,产生裂痕。还有就是如果磅数很大的弓使用较软的箭,可能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所有的震动都是在物体的末端释放,这就是物理学中的「鞭梢效应」,这样箭在上靶时,箭杆剧烈震动,震动以震动波的形式在箭尾释放,这样就造成箭尾相对箭杆轴线有一个切向的往复运动,导致箭杆末端出现裂纹。
光弓、反曲弓、复合弓共同的答案:
1、弓的反作用力太大、弦股数太细,弦导引能量太快。
选手对自己的弓实际(磅数)未能确实(测量),或(测磅)不够精确,常见高拉力的弓用股数较细的弦。
2、护弦线太细、箭尾槽太松,弦导引能量不集中。
3、护弦线太粗、箭尾槽太紧,弦导引能量后不易脱离。
不同厂牌的箭尾软、硬,尾槽大、小都不同,要建立自己的规格来使用比较好。
4、箭杆太软、弯曲过大,受不了弓的反作用力与弦导引的速度,缓慢离开箭座与箭震吸收器Button。
5、箭杆太硬、弯曲过小,受不了弓的反作用力与弦导引的速度,快速离开箭座与箭震吸收器Button。挑箭杆型号的(宽容度)要小于决定(弓拉力),顶尖的选手为追求箭的(群聚性),不应在乎+/-1~2磅的(宽容度)。
6、裁切新箭杆时没有修整箭杆尾,箭杆出厂时有瑕疵。
7、箭震吸收器Button的弹簧太硬或太软。
箭震吸收器Button的弹力应该是可(随时调整),许多选手因怕被(他人)恶意调整,所以都死锁。三种不同弹性的弹簧在开始(高阶调弓)时都用得到。
8、箭座尾太短或太软。最好用铁丝制作的磁性(箭座),困扰较少。
9、FOC太低或太高于标准值。FOC用标尺量比用手计算正确。
10、指套太硬、太长,弦的扭曲弧度太大。指套也要保养与整修,顶尖的选手自少有4个轮流使用。
11、箭杆太长或太短;大于或小于箭震吸收器Button的位置1又3/4英吋。箭长在箭震吸收器Button前1又3/4英吋~2又1/4最恰当。
12、上、下弓臂反作用力能量不平均,差距过大。如何找出弓臂的能量,后文再详加解释。
13、中央弦距太大或太小。
14、上、下弓臂弦距差没有调整正确。
15、二、三条弦线没有同时、同一人、同材料制作、长短略不一致,互换使用不当。
16、主弓、备弓没有设定在同一条件。
仅产生于光弓的答案:
1、长距离到短距离的指幅位置落差太大,满弓位置拉距长短差距太大。
2、上下弓臂弦距差太大。
3、射箭时,长距离到短距离的推弓点不一致。
4、每次Anchor靠位不一致。
仅产生于复合弓的答案:
1、短轴距的弓,调整成长拉距、使用长箭杆。
2、长轴距的弓,主弦做太少股、太细了。
3、持弓手推点不对,没有推在直线上。
4、搭箭点、D环的高低不对。
5、上、下轮没有同步出力到最高点、满弓时上、下轮没有同步到止档点。
6、使用软凸轮的弓,每次满弓都不一致。(转载)